管理制度

财务会计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实验班管理制度

发布时间:2015-09-01作者: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全国职教会议精神,适应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根据《财务会计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发展规划》,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途径,丰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特设立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实验班。

一、指导思想

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实验班是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示范和先导。遵循“强化基础,因材施教,重点培养”指导思想,按照宽口径,重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学校与学院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社会培养财务会计与金融行业优秀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设立创新实验班的必要性

首先,我院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近年来每届录取的学生都很多,达十几个班。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对个人发展有不同的需求,按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和个性需求。

其次,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创新,必然面临一些风险,不宜在现有所有的班级学生中开展。

再次,相对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学生数量,包括师资在内的各种教学资源相对有限,一些设想还没有条件在所有班级全部实行。

因此,选择个别班级进行创新实验既是必要的也是稳妥的,对于实验成功的经验再行推广。

三、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创新实验班按照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定位,主要培养具有创新理念,具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综合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同时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打下基础,提供发展平台。

四、学生的选拔

1. 实施时间和对象:从财务管理本科专业2014级新生开始实行试点,以后在每个年级学生中设立。

2.根据每届财务管理专业新生高考总成绩排名,并参考数学和外语单

科成绩进行确定,征求学生意愿后最终确定,实验班单独编班。

五、培养方式

1.创新实验班的逐步实行独立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强化高等数学、外语和专业基础课程,安排高职称、高学历或优秀青年教师担任相关课程教学任务。

2.创新实验班首先注重教学方法改革和探索,鼓励任课教师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大胆创新,大力推动探讨式教学、互动教学、网络教学,探索反转课程教学方法,有条件的课鼓励实行双语教学。

3.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培养,特别是突出应用能力培养。鼓励企业对创新实验班冠名,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4.实行导师制,从大一第二学期就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配备1名导师。导师负责学生学业指导和科研基本训练,帮助学生制定个人的发展规划。学生也可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

5.在创新实验班积极开展创新性实验探索,重视开展专业性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和创业项目实践活动。

6.创新实验班在教材征订、考试命题、考核方式上都单独进行。

六、管理方式

1.创新实验班学生实行动态管理机制,对不适应或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学生可以调整到普通班里学习和管理:

(1)一学期有两门及以上课程考试不及格者;

(2)因违纪被处以记过及以上处分者;

(3)违反诚信原则和基本公共道德行为影响较大者。

2.对普通班优秀的学生经申请也可调入实验班里学习。调出创新班和调进的学生所在班级学籍可以不变。

3.重视创新实验班学生的全面发展,对该班学生实行更严格的管理和措施,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创新理念和合作精神的熏陶和培养,强化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良好的思考习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坚持早操制度;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展读好书活动和公益活动。

4.创新实验班强化自我管理、民主管理,创新班干部选举制度,推行班干部任期制和轮流制探索,提高班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5.选择优秀辅导员担任创新实验班辅导员,选择责任强,具有创新思维的骨干教师担任班主任,负责协调学生的学业工作。

七、具体目标

1.创新实验班学生参与报考研究生和被录取率明显高于普通班级;

2.创新班实验班学生动手应用能力强,毕业时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或证券从业资格证)和助理会计师等大幅提升;

3.创新实验班学生四、六级成绩明显高于普通班;

4.学生科研意识较强,发表论文的积极性较高;

5.积极参加数学建模、会计、财务和金融等方面的各种校内外大赛,成绩突出。

6.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自主性很强。经过四年大学阶段学习培养,实验班学生基本全部实现在财务会计与金融行业对口就业,优质就业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学生。

八、实施的条件和保障措施

1.项目实施的条件

学校支持创新实验的班级实行独立的人才培养方案,实行不同的课程体系;学校在安排主要公共课教师时能根据创新实验班需要给予倾斜或给予学院一定自主选择权;学生实行动态管理时,学校在学籍管理上能予以灵活协调;创新实验班配有多媒体教室;学校对日常教学管理给予一定的创新和探索空间,给予一定的自主权。

2.学院实行创新实验班的保障

(1)借助区域优势,依托西咸新区社会、产业、金融和政府资源,依托产融结合创新平台项目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

(2)建立考核机制,实行目标导向和创新导向的激励考核机制,

鼓励任课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鼓励辅导员进行管理创新和探索。

(3)优先选择选择高学历或高职称或勇于创新教学方法的青年教师担任主要公共课、专业基础课程和主要专业核心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