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强化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发布时间:2016-07-11作者:

                 

330日下午,金融与会计学院实验统计系召开教研活动,本次教研室活动,大家以“强化集体备课,整合教学资源”为主题,各自发表了意见,参会各位老师就此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如何有效提升集体备课质量

发现问题,制订有效的集体备课措施。集体备课可以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集体研读课标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

6cc25dd28ad2c606

2.具体如何落实

一般说来,集体备课流程主要分为初备、交流、复备、反思四个环节。

1)群组初备,计划安排。教师每次集体备课的内容就是下周的教学内容,两周为一个周期。大家围绕思考提纲将主备的教学内容深入吃透,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重难点,并就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作深入的思考和设计,拿出预习教案,形成文字,然后在会上交流。大家都要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列出自己的困惑和疑问,以便交流时供大家重点讨论。

2)集体交流,磨课全参与。在集体交流过程中,核心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由主备人围绕讨论提纲逐一抛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的理论依据。其他人随时进行补充、完善。二是由主持人组织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或上周教学实践的反思等选择一到两个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集体备课的价值在于互相交流、信息的沟通、资源的共享,在交流中实现相互促进,力争每次集体备课都能解决或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热点或难点问题。

冯绍峰

为了保证交流的深入和有效,我们强调不能流于形式。教师既可以就一点有感而发,也可以就整体发表见解。既可以求同存异,也可以相互争执。在教师交流的过程中,发言不分主次,鼓励大家畅所欲言。

3)个人复备。在集体交流1小时后,由主持人综合所有参与教师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教案。主备人形成的教案应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单元的教学要求和编者的意图。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必须在周五放学前印发到教研组每位教师的手中,并形成电子稿上传校园网。

当然,集体备课形成的教案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也不应盲从。提倡每个教师都应将集体成果与自身的教学风格、班级、学情有机地结合起来,重新审视生成教案,批判地吸收集体智慧,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完善和提升。这样,细化后的教案融合了自己的思想,渗透了自己的思考,成为真正有效的备课。

二次备课是集体备课成功的关键。要求教师在备课笔记的旁边空白处结合班情、学情进行二次备课,系里可以进行个性化的备课检查、评比。

(4)教后反思,智慧再升化。教后反思是教师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如果说课前备课是教学的前奏,那么课后的批判性反思则可视为课堂的延续和积淀。备课是教师后项基本而又至关重要的工作,备课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3.注意事项:

1)实行集体备课是为了集思广益、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减轻负担、提高效益。因此,在集体备课中,学科组长根据学科特点,以教学单元为单位分配备课任务,确定单元“主备教师”。

2)采用“个人中心备课—集体讨论—个人写教案”的备课方式。教师根据集体备课的成果,结合自己学生的认知水平,总体特点,对教案进行修正,使之更适于自己的风格和学生风格,以便更好地授课和提高课堂效率。

3)备课时要注明备课时间,使用时间。杜绝不备课就上课或课后补备现象。

585520fe71352297

4.小结:

集体备课已越来越为广大教师所认可,但是集体备课处理不当也会带来很多弊端:备课流于形式,限制教师的创造力。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集体备课虽然强调集体智慧,但绝不是抹杀压制教师们的独特教学个性与风格,集体备课应该以个人钻研为前提,以百家争鸣为模式,以集体研讨为手段,以共同进步为目的,只有这样的集体备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课程标准下的集体备课。强化集体备课,整合教学资源,打造高效课堂,本次教研室活动对集体备课做了有益的探索。